去大城市看看:多伦多与芝加哥 (Toronto & Chicago)

写在前面

对加拿大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小学一二年级看过的一部电视剧:《小留学生》。剧中的留学生们总是穿着厚厚的毛衣、带着毛线帽,在终日白雪茫茫的渥太华求学。四月底,我终于有机会亲眼看看加拿大了。

从多伦多回来,和+聊起: “你说世界上的大城市是不是都像上海,纽约,多伦多这样,高楼大厦林立、千篇一律呢?”

“我觉得芝加哥的建筑和其他城市很不一样~”

“真的吗?我不信!”

于是五月初,又愉快的开启了芝加哥之行~

这两段独立的旅行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出行方式:一段是自驾🚗,一段是火车🚆与脚🦶。把他们写在一篇是因为两者有很多值得对比的地方,城市的异同、出行方式的优劣等。

加拿大行程

Day 1: 安大略艺术博物馆

天还没亮,我们乘xd的车从安娜堡出发。经历长长的排队(难道那些人住在底特律,工作在加拿大?),终于通过边检,从底特律入境加拿大。告别了讨厌的英制单位,导航开始播报“距离多伦多还有XX公里”;因为加元和美元0.8:1的汇率,一切的商品开始打八折~

我们的第一站是安大略艺术博物馆(The AGO)。

这座博物馆紧邻市中心的中国城,据说是北美第八大艺术博物馆。他的旁边还有一个艺术学院,整个街区的建筑都造的很有设计感。因此我对多伦多的第一印象是:充满情调的城市~

博物馆里面既有加拿大本土艺术,也有欧洲艺术;有讲述工业革命的画作,也有抽象的现代雕塑。

下面是一些我很喜欢的、和工业革命有关的画作。虽然对艺术没什么造诣,但在看画的时候喜欢思考色彩的搭配、构图,怎么才能画出这样的图,所以沉迷其中,觉得津津有味。

博物馆窗外的景色不输内部的展览:高耸的CN Tower,以及灰蒙蒙的天气所掩盖不住的彩色建筑。

Day 2: CN Tower与多伦多大学

睡到自然醒后,我们打卡了地标性建筑:CN Tower–像上海的东方明珠、纽约的帝国大厦、西雅图的Space Needle一样,可以看到城市的天际线。

CN Tower还紧靠五大湖中的安大略湖,湖边的大楼很默契的使用与湖水相近的色调,同时蓝绿色的湖水又给大楼的玻璃染上了相同的颜色,蓝绿色的多伦多看起来非常和谐。

从背向湖的一面可以一览整个多伦多市中心的景色。市中心黑色与褐色的大厦给人一种肃穆的、冷冰冰的钢铁森林的感觉。与我所见过的所有北美城市一样,市中心与非市中心清晰的分界可以一眼分辨出来:CBD的高楼与生活区矮小的房屋之间形成一种突兀的过渡

下午我们去参观了在各种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多伦多大学,此行坚定了我不报加拿大graduate school的决心🤭

尽管已经到了四月底,加拿大桃花还未始盛开;再加上考试周刚刚结束,街上没什么学生,整个校园看上去有些萧索。校园里不乏漂亮的建筑,教堂式的图书馆,哥特式的办公楼,墙壁上布满了藤蔓的老房子。但可能因为在umich生活了一年,对这些建筑已经见怪不怪😬

我们找到了属于engineering学院的大楼。与umich不同,这里楼内的设施与楼外一样看上去十分老旧,走在里面让人觉得有些压抑;机房与umich的caen lab比起来似乎差很多(可能是我们没有去到最酷炫的地方吧)。翻翻手机相册,我对于这座大学留下的影像只有黑板上中国人的调侃:

走出多伦多大学,我们乘着xd的车去觅食,发现了多伦多的一大特色:红白相间的有轨电车。作为多伦多公共交通的支柱,他给这座城市添加了复古的气息。车开在电车的轨道上面,咯噔咯噔的很好玩,俨然成为了“有轨汽车”。

Day 3: 尼亚加拉大瀑布

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在美国与加拿大边界,距离多伦多仅两小时车程。

前一天晚上,我们入住了qss预订的高贵的fall view酒店 (Hilton),见识了夜色中的大瀑布。蓝色的马蹄状瀑布,看起来很酷的样子。

这高贵酒店的吃饭楼层有全景玻璃可以俯瞰大瀑布,瀑布溅起的水花有几十米高,形成一片雾气,将一半的瀑布隐藏在后面。

开车来到瀑布旁边,“雷神之水”果然名不虚传:瀑布的轰鸣声好像连续不断的雷声,要大声的说话身旁的人才能听得到。站在瀑布边上,让人不得不感叹自然的力量,壮丽山河大概就是在说这样的景象吧。

这座瀑布还是海鸥的家,成百上千的黄嘴海鸥在瀑布前盘旋,甚至让人有些难以分辨看到的是水花还是海鸥。下图中的白点全都是海鸥!

海鸥证件照与我觉得超可爱的加拿大鹅~

因为四月的瀑布里还有很多冰碴,游船没有开放,没能更近距离的感受瀑布的水花(我猜这个瀑布打在身上应该会超级疼)留下了一点小遗憾。

芝加哥行程

Day 1: 🚆

吃过晚饭,从安村仅有一个站台的火车站出发,坐上了前往芝加哥的蓝皮火车。

很久没有坐过慢悠悠、会左右摇晃的火车。听着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,看着浸泡在夕阳余晖中的的小镇、农田、牧场,想象着住在田间的小别墅里的人们应该很舒服吧。

晚上十一多,我们到达芝加哥Union Station。夜已深,紫色的灯光让人感觉庄严又可怕,大街上的每一个人都好像是潜在的犯罪分子🤭

坐在uber上,好奇的看着窗外的亮着灯的写字楼,不加装饰的钢结构桥梁:

这里好适合拍警匪片!

Day 2: 华丽一英里

”我们一来,天气都变好了~“

阳光明媚的日子,决定去华丽一英里 (The Magnificent Mile)逛吃。这条街是芝加哥大商场、饭店、豪华酒店的云集地。

从酒店出来,感觉被钢铁森林包围。这里的钢铁森林和别的大城市有些不太一样,小小的整齐划一的窗户,都是箱型楼房但各自之间又有微妙的不同。后来查到真的有一个高层建筑流派叫做”芝加哥学派“,他们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。

午饭我们去打卡了一家网红米其林餐厅The Purple Pig。这家餐厅主营地中海风味的各种猪肉、海鲜和葡萄酒。根据Yelp推荐,我们点了牛奶炖猪颈肉,炸猪耳朵,鱿鱼须。全都是我从没有尝过的味道,奶香味的猪肉、与海苔榨菜炒在一起的猪耳朵、酸酸的鱿鱼须,都很新奇也都还不错。只是如果下次再让我选择的话,我的中国胃一定毫不犹豫的选择中餐日料🙃。

下午继续在一英里逛糖果店、优衣库(T恤真好看)、大商场…

有了午饭的经验,晚饭果断选择了日料Gyu-Kaku Japanese BBQ。虽然没有The Purple Pig那么网红,但是这里肉的味道熟悉而鲜美,还吃到了Lady M的千层和烤棉花糖😋吃到最后两个人都走不动路了。

从一英里的终点处,见到了依河而建的苹果专卖店。全透明的设计、室内外台阶的无缝衔接、店内茂盛生长的大树,让这家店与周围的环境有机融合,仿佛一座艺术品。不过这个时候,无脑果吹(我)与无脑果黑(+)免不了一场对Apple产品的辩论🙄

夜色中的芝加哥城。

Day 3: 云门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

在千禧公园,也就是云门所在地的旁边吃到了很喜欢的brunch:Wildberry Pancake & Cafe。一家典型的美式早餐店,好吃好看健康量足。

紧接着我们打卡了芝加哥地标性建筑:云门。他给我的第一感觉像一滴液态的汞。后来查了资料,果然是以液态水银为灵感,映射芝加哥的城市轮廓。

在云门旁边就是美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的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了。和前文提到的安大略博物馆有点类似,但是馆藏更丰富,世界各国的展品都有,还不乏名家的真迹:莫奈的印象派作品、梵高的自画像等。根据进门时发的小册子,我们参观了所有著名的画作,比如下图的3和6。毫不意外的,这几张画前围满了人,这反而让我失去了看画的兴致。而另外一些不那么有名的画却让我觉得很有意思,比如拿着调色盘的人和握着蜡烛的小女孩还有五光十色的酒吧,他们的色彩与光影都恰到好处。

走出博物馆,在登上回家的火车之前想好好的看看这座城市。芝加哥的轨道交通与多伦多不太一样,采用的是高架轻轨。不加修饰的铁制高架正立于街道上方,钢铁结构一览无余,竟有些暴力的美感。芝加哥的铁吊桥也是相似的画风。这些历史悠久的基础设施昭示着芝加哥昔日的繁华。

我还发现这里建筑的一个有趣之处:几乎每一幢大楼都在墙外安有铁制楼梯。这些应该是消防楼梯,但我的第一反应是警匪片中歹徒逃跑专用梯🌚并且脑补了一下警察在房间里举着枪搜查罪犯,而犯人已经悄悄从楼梯溜走,后知后觉的警察对着楼梯扫射…这也许是我认为芝加哥适合拍警匪片的另一大原因了。

不到两天的芝加哥之旅匆匆结束了。全程靠🦶的旅行有些累,但似乎对这座城市有了许多细小的感触、发现了他一些微不足道的特点。自驾当然也有很多显然的好处,比如方便、省钱;但在我看来,用🦶丈量一座城市,才是游览大都市的最佳方式。

小建议

关于加拿大签证

我拿到签证大约花了20天,包括网上填资料、去底特律录指纹、寄护照到纽约、最后收护照四个部分。所以想去加拿大要提前准备签证。签证有效期十年!

写在最后

印象中很多人都说以后想要生活在乡村,远离城市的喧嚣之类的。高中之前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哪种生活。见识过纽约的钢铁森林后,我发现我很喜欢游走在高楼林立的街道中,这完全没有给我压抑感,反而带来一种现代人的自由感;后来在上海上学,我继续保持着对大城市的喜爱;来过了多伦多、芝加哥,大都市对我的吸引有增无减。当然,我并没有讨厌小城市的生活:在太原生活的安宁而自在,还有亲人与朋友的加成;在安娜堡时不时发现新奇的小动物,每天都能呼吸纯净的空气。可是,如果只有一个选择,我想现在的我会选择在大都市生活吧。

0%